|
在全国人民千呼万唤的期盼中,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终于启锚远赴索马里和亚丁湾海域,去执行打击索马里海盗、保护中国商船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船队的任务。这次护航任务对中国海军来说是历史性的难得机遇,抓住了这个机遇,就意味着从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后,闭关锁国、海上力量一蹶不振的中国,在沉寂了几百年后终于重行走向了大洋!作为中国人,我们欢呼中国海军走向大洋这一天的到来,我们更乐见中国军舰前往索马里和亚丁湾海域,用军事力量保护中国在海外的国家利益和本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海军这次远航就其意义,对中国的国防战略来讲无疑是划时代的。因为它突破了中国长期奉行的保守国防战略。换句话说,中国在这个时候出动海军护航,完全可以说具有一石三鸟、包赚不赔的理想效果。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中国自从明清以降、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力太弱,有海无防。我们看到,从鸦片战争以来,对中国形成的威胁力量基本上都是从海上而来,如以英法为首的八国联军、三十年代大举入侵中国的日本人,那一家不是从海上而来?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中国海上力量的嬴弱,无力解决台湾问题,而任由美国以强大的海军实力入据台湾海峡,造成台海两岸分裂至今。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美国到现在还以台湾问题要挟中国,公然向台湾出售武器,干涉中国内政,并且屡屡得逞,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有着强大的海上军力量,中国的海上力量长期以来只奉行专守防卫海防政策,被称为近岸防御的黄水海军,当然不再美国人的眼里,所以它们才敢那么不可一世。对此,海军实力弱小的中国只能忍气吞声,小心奉陪。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翻了几番,海军力量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家阻挠和杯葛,中国在它们的封锁下想走向大洋实在不容易,要么是中国威胁论声嚣尘上,要么是中国军力不透明的恶毒渲染山雨欲来,总之西方国家是打定了注意要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相信,允许和放任中国军力的强大是很危险的,从而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全世界有十多个国家拥有航空母舰人们都似乎习以为常,唯独中国造一两艘大一点军舰就有人嚷嚷起中国威胁论,更不用说中国实施航母计划了。以致于使中国领导层也不得不顾忌于周边国家的反应,在发展海军力量上总是瞻前顾后,裹足不前。 好在历史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走向大洋的难得良机。国际金融危急影响全球,世界经济前景堪忧。恰在此时,索马里海盗空前猖獗,给困难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联合国通过打击海盗的决议,身陷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泥潭的美国难以脱身,只有眼看别的国家进入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了。中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果断决定派军舰去索马里海域护航。当然对于中国海军的到来美国人虽然表示了欢迎,但在内心深处则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对中国海军来说,迈出这一步则是在国防战略发展上的重大突破。打击索马里海盗使中国海军向远洋发展的战略有了足够合理的理论支持。让国际社会都有认可中国发展远洋海军不是威胁而是和平发展的需要,中国的远洋海军至少可以为国际航运安全贡献一份力量。有了这个先例,以后中国不管是派驱逐舰也好,还是派航空母舰队也好,人们都会习惯于中国海军力量的存在,中国威胁论相信也不会有什么市场了,中国终于改变了传统的专注于大陆的政策,昂首挺胸走向了大洋!从郑和之后,几百年来第一次,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不但要走向大洋,而且要到全球任何有中国国家利益存在的地方,这是中国海军出兵护航的第一个重大意义所在。 中国海军远洋护航的第二个重大意义是,彰显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实力,以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存在,破解中国能源供应的马六甲困局。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足够的能源和资源作支撑,而中国作为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需要大量的进口才能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同样中国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大部分进口地区就在印度洋周边海域,也就是在今日索马里海盗猖獗的海区。因此,从中国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阿拉伯海、亚丁湾以及非洲东海岸海域的这条航线,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这条航线上中国要进口中东海湾地区的原油;进口非洲地区安哥拉、赞比亚、尼日利亚、苏丹等国的铜、锌及石油等矿产资源,如果这条航线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一旦海运中断,那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这条航线绝对中断不得。要确保这条海运生命线的安全,唯有动用中国海军力量进入该海域,用军事力量才能保障能源生命线不致中断。中国海军这次以护航为名,进入印度洋其重要意义就在于此。试想想,区区索马里海盗断不致于中国海军出动如此先进的驱逐舰前往,用如此先进的装备对付索马里海盗的确有杀鸡用牛刀之嫌,实际上中国海军剑之所向显然不在索马里海盗;打击索马里海盗只是中国海军搂草打兔子的业余收获而已,中国海军真正的目标是宣示中国海军力量在该地区的存在,使那些对中国战略利益存有不良企图一些势力,在蠢蠢欲动时不得不有所顾忌,这就是中国海军此次派最先进的有中华神盾之称的驱逐舰171“海口号”、有中国现代之称的驱逐舰169“武汉号”及大型补给舰887“微山湖号”到索马里海域的战略考虑。 只要有了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及其相关海域的存在,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这条事关中国经济命脉的航线上的索马里海盗、马六甲困局以及其它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都会因刃而解;同样类似当年银河号事件的耻辱也不会再重演。这倒不是说中国海军的力量已强大到在那个海域没有人敢挑衅的地步;而是有军事力量在那个地方,对手要挑衅的时候自然会三思而后行。当年银河号事件发生时,中国的军舰除了能在家门巡逻之外,根本没办法到远洋去为自已的商船护航,这是很无奈的事实。 中国海军印度洋护航的第三个重大意义是来到了印度的后院,扩大了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对印度实施战略上的牵制。在亚洲地区印度一至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对手,处心积虑地想用外部力量打压中国的战略空间。如和美国联手搞军事演习,图谋把海军力量渗透到中国南海水域;在马六甲海峡显示实力,威胁中国的能源供应航路;支持达赖集团搞分裂中国的活动;不顾中国的反对吞并小国锡金、占领中国数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不说还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等等。可以说,印度对中国的小动作不断,中国对此早就心怀不满了,只不过没恰当的时机不予反击罢了。这回机会来了,中国是执行联合国的决议和当事国索马里方的请求派军舰前往印度洋执行护航任务的,有法可依、有理可讲,印度人想反对也说不出口。 一至以来,印度梦想控制马六甲海峡,卡住中国能源供应的脖子,逼中国在领土等问题上就范。因为印度自知在陆地上早已不是中国的对手,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失败使印度永远挥不去的恶梦。所以,印度就想凭借在印度洋的独特地理位置,大力发展海军力量,想独霸印度洋,妄图使印度洋成为印度的内湖。无奈印度自身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实在有限,虽然买了两艘别人不要的旧航母,但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可以配套,因此虽然号称有航母,却形同聋子的耳朵只是摆事设而已。再说印度人很想把海军力量伸到南中国海来,无奈却没有什么堂而皇之的理由。南中海既没有海盗也没有国家邀请它,因为南海周边的国家大都和中国关系良好,绝没有舍近求远得罪中国而讨好印度的道理。所以印度人想到南中国海看来还真是困难重重。而中国则是以十足的理由进入了印度人的后院,至少产生了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是在战略上牵制了印度,使其对中国的海上航运不敢有过多非分之想,反而要首先考虑怎样应对中国海军在印度洋海域的行动;二是支援了中国的盟友巴基斯坦。由于最近印巴两国剑拨弩张,局势复杂。印度本身实力大大强于巴基斯坦,巴国所受压力极大。作为巴国盟友和邻国,中国一至在陆上给了巴国以极大的支持。这次中国派遣新锐舰队到印度洋海区,来到印度的后院,使得印度在考虑对巴基斯坦采取行动的时候,也不得不考虑在印度上活动的中国海军的动向。更令印度紧张的是,以前印巴对抗时只在巴基斯坦的后面看到中国的身影;这一次和巴基斯坦对抗不但在巴国的后边看到了中国的身影;而且在它的后院印度洋海域有中国的军舰以打击海盗为名在那里游弋!印度人敢保证在它向巴国发动进攻后,海上的中国军舰和青藏高原上的中国军队会袖手旁观吗?答案是不可知的,这就足够让印度人焦虑了。想想看,几艘军舰在印度洋上一摆,印度人就得认真对付,在战略上完全陷入了被动和忙乱,而这一点恰好是中国所希望的。 因此,我们说中国海军首次远洋护航是稳赚不赔的卖买。而且可以说只要有中国海军舰队在大洋上游弋,对中国来说就是国土的沿伸、利益的增长和实力的壮大。中国数百年来落后历史证明,不走向在洋国家就无法强大,失去了海洋国家也就失去了未来。今天,中国海军终于走向了大洋,这只是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有了这第一步,总有一天中国不只是走向大洋,而是要拥有整个大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