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波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查看: 2676|回复: 5

钓鱼岛发出的危险信号

[复制链接]

0

总参赛

0

总盈利

0

周盈利

球迷

Rank: 3Rank: 3

积分
169
精华
0
专家点
0
发表于 2009-3-1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钓鱼岛争端,日本的意图与中国的对策

  根据中新网2月11日消息:10日,外交部就传日本在钓鱼岛海域常驻可搭载直升机巡视船事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外交部强调,如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升级举动,中方将不得不作出强烈反应,日方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中日钓鱼岛之争,由来已久,日本时不时会在钓鱼岛玩点小动作。尽管日本始终野心勃勃,时刻觊觎着钓鱼岛,但在大陆和台湾的共同反对下,日本始终还是有所忌惮,不敢动作太大。但是此次,日本公然派遣常驻可搭载直升机巡视船,在钓鱼岛活动,不可谓动作不大。根据分析,日本之所以此次敢于加大赌注,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心理。

  一是沿袭以往习以为常的挑衅战略。与对手进行合作的同时,时不时地搞点小摩擦,挑衅一下对方,以不时地挑衅增加自己的外交筹码,对对手进行牵制,同时可以有效激发日本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而达到转移国内视线的目的,这是日本一贯的战略方针,对中国如此,对韩国如此,对俄罗斯亦是如此。中日关系自小泉纯一郎首相下台,在温家宝总理的破冰之旅之后,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一定改善。在中日关系趋于温和的关键时刻,日本故态复萌,再一次挑起钓鱼岛之争,符合其一贯的外交性格。

  二是试探性摸底。自去年底,中国海军舰队建国后第一次驶入大洋遂行作战任务,世界各国普遍比较关注,甚至不少分析家认为,此次护航是中国海军由黄水海军向蓝水海军迈进的一大步。对于中国海军军事实力各国都非常感兴趣,而尤其作为邻国的印度和日本表现最为明显。尽管日前爆出的中国军舰逼退印度潜艇被证实是则假新闻,但假新闻背后潜在的对抗与冲突是很难避免的,而印度空军更是扬言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加大对中国舰队的监控和侦测。而同样,中国海军走向深水,也让日本这个老邻居和传统对手如坐针毡。日本此举的目的不外乎刺激一下中国,看看中国的反映如何,看看中国海军如何反映和因应,并藉此试探中国国海军的实力和决心。

  三是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会议做准备。根据中青在线2月9日消息,1月28日和2月3日,菲律宾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属岛屿或领海基线的法案。中菲南沙群岛之争亦是长期以来的问题。尽管随着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与菲律宾关系趋于缓和。但此次菲律宾的举动却颇有深意。之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菲律宾参众两院不顾中国反映和感受,分别通过涉及南沙的方案,就在于为即将于5月13日召开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要求提交领海基线声明做准备。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要求,各国应在今年5月提交领海基线声明。而日本选择在这个时机派出巡视船到钓鱼岛,其潜在的目的和野心就不难一目了然。

  针对日本的挑衅,中国此次的反应较之以往更为强硬。2月10日,外交部亚洲司负责人奉命就传日本在钓鱼岛海域常驻可搭载直升机巡视船事向日本驻华使馆官员提出严正交涉。该负责人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如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升级举动,中方将不得不作出强烈反应,日方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根据该发言人强硬的表态,我们不难做出以下推测:一是中国派出军舰到钓鱼岛海域巡航,以军事力量迫使日本收手。二是施加外交压力,在朝鲜核问题上撒手不管,放弃对朝鲜的牵制,同时取消日中之间正常的重要交流与互访活动,像对待萨科奇一样,给麻生太郎一个冷板凳坐。三是进行经济上的制裁,现时下正值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和国内消费市场,对于各国来说都像是救命的稻草。而对于日本来说,中国市场更是日本的倚重,一旦失去中国这个市场,对于日本经济的打击必将是致命的。(作者:刘长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总参赛

0

总盈利

0

周盈利

球迷

Rank: 3Rank: 3

积分
169
精华
0
专家点
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麻生美国之行遭冷遇获“谶语”还要谈中国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国内政局“四面楚歌”的境遇下,执意访问美国,成为奥巴马政权在白宫接待的“第一位”外国首脑,其大义显然是要巩固日美同盟,其微义则应是想制造一些新的亮点,夺人眼球,以挽救日益下沉的“麻生丸”。但是,事实似乎未如愿。

  首先,“中国元素”在麻生美国之行中凸现出非同寻常的意义。有评论指出,冷战结束以后的二十多年间,日美之间几乎所有的首脑会谈中都会涉及到“中国元素”。其中的主线就是遏制中国。这次,日美首脑会谈仍然谈到中国。谈及应对世界性经济危局的话题时,奥巴马对麻生直言:“美国正在努力制定对策。希望世界各国、特别是像日本、中国等这样拥有巨大经济能量的国家在扩大内需市场方面也做出努力。”分析人士指出,奥巴马这番话语不仅显示出美国在携手各国应对经济危局面前离不开中国的合作,更想在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和美国国债的第一持有国——中国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性的竞争关系,逐渐形成由美日主导的中美日大三角的协调关系。显然,这意味着以往日美联手“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今后则想在“牵制”中国方面再下功夫。2月26日《日本经济新闻》在社论中也指出:“外交可以对内政施加影响。陷于内政苦境的麻生首相大概是希望通过尽早访美达到一定的上扬效果吧。美国则是想通过接受麻生的来访,让其意识到自身与中国的不同。”当然,由于中国伴随着自身的发展已经与日美两国形成“协调”的关系,这种“牵制”能否成功,并不是日美双方就可以确定下来的。

  其次,麻生美国之行遭到罕见的冷遇。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日本首相当地时间24日与奥巴马会谈后,奥巴马并没有请麻生吃饭,“这是近年来日美首脑会谈中少有的事”。报道称,连美国政府高官都“看不过去了”,说,“虽然麻生支持率很低,这么着急地邀请首相来,却态度冷淡”。白宫新闻报道官在20日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这周主要活动事宜时,“竟然没有谈到日本首相的来访”。《产经新闻》还称,当年与麻生同样支持率很低的前首相森喜朗2001年3月访美,还跟布什吃了两个小时的饭,近年日美首脑会谈通常要吃美国牛肉,而“麻生连美国牛肉都吃不上了”。报道又称,2007年4月访美的前首相安倍晋三、2007年11月访美的前首相福田康夫均在白宫与美国总统聚餐。共同社的报道则说,麻生于当地时间23日晚抵达华盛顿郊外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时,前往迎接的只是美国国务院礼宾司代理司长博尔达,“不得不说‘级别不够’”。“尽管麻生是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到访的首位外国政要,但从会见规格来看有些过于朴素”。对此,日本主流媒体的分析是:美国既要满足日本早日举行首脑会谈的愿望,又不愿意与飘摇不定的麻生政府走得太近。

  再次,日本媒体“谶语”预测麻生美国之行。2月24日,日本共同社像“算命先生”一样指出,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20日就任后仅一个多月,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就实现了与其进行首脑会谈的愿望。此前的三位美国总统也曾在就任后的三个月内与日本首相进行过会谈,但每个与会的日本首相都在会谈后四个月内下台。这对麻生而言,似乎是“不祥之兆”。

  日本共同社详细列举“老布什在开始执政仅两周的1989年2月2日,就与竹下登进行了首脑会谈。不过四个月后的6月,竹下登因导入消费税问题和利库路特公司股票受贿丑闻受到强烈批评,不得不内阁集体辞职。

  克林顿就任总统不足三月,宫泽喜一就于1993年4月16日与其进行了首次会谈。同年7月,宫泽因喜一在众院选举中未过半数而下野。

  2001年3月19日,森喜朗和小布什进行了首次会谈,面对同时下跌的日美股市,双方就合作运营经济达成了共识。不过森喜朗当时已表示提前进行自民党总裁选,实质上表明了将下台,已处于执政边缘。之后的4月,小泉纯一郎上台执政。

  这些历史现象,究竟是一种“规律”还是一种“巧合”,有待于未来的历史学家去考证与解释。但是,这些不争的事实,对于麻生太郎来说,也许目前还是一个“谶语”。是否一“谶”而中,有待检验。(作者:蒋丰;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总参赛

0

总盈利

0

周盈利

球迷

Rank: 3Rank: 3

积分
169
精华
0
专家点
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近来为何在钓鱼岛问题姿态强硬

  日本封建时代,武士出现了严重失职等错误的时候,通常会选择切腹自杀来最终解决问题。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已禁止切腹自杀,但人们依然会用“你该切腹”这样的话,要求行动出现了重大失误的人下台辞职。  

  日本全面封锁钓鱼岛海域中国船只难再靠近

  从2月10日《朝日新闻》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看,麻生内阁的支持率只有14%,不到其刚刚上台时的48%的三分之一。当福田内阁的支持率从53%降到19%、安倍内阁从63%降到26%时,福田、安倍均选择了“切腹”,但麻生首相似乎还没有立即“切腹”的想法。

  金融危机下,美国、中国等不断拿出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只有日本按兵不动,危机也日益严重。而此时的麻生首相,依旧不断地在日本国民面前说话前后矛盾。

  这几天,麻生突然说自己并不赞成“邮政民营化”。“邮政民营化”是小泉纯一郎在任时的最大改革,当时麻生是小泉内阁成员之一,他是举手赞成的。日本民间对小泉建设的纯市场自由竞争体制的确有诸多不满,要求重新评价邮政改革。但麻生首相现在忽然说自己并不赞成这项改革,这没有为他争取到民意,反而让日本民众开始怀疑麻生首相的政治家资质问题。

  麻生内阁中,人气超过首相的厚生劳动大臣舛添要一,2月10日在接受笔者的专访时,明显地对今后的众议院选举结果没有太大的信心。“在野党、媒体没有理解自民党的政策。”舛添大臣说。

  2月10日,在野的民主党籍众议院议员古川元久接受笔者采访时也说:“自民党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只不过他们还掌控着内阁,能勉强维持团结。一旦选举到来,自然树倒猢狲散。”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当内政面临困局时,麻生为什么要开始着意显露其外交本领了。日本近来在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问题上频频主动发难,媒体重提“毒饺子”事件,恐怕原因正在于此。而麻生最近重提针对中国的“自由与繁荣之弧”,也有“项庄舞剑”的嫌疑。

  麻生在2005年出任外务大臣时,反复主张过的“自由与繁荣之弧”的提法。当时,日本外务省官员得知美国有在意识形态方面与中国对峙的想法,迅速转告麻生,麻生也立即响应,增加与美国的同盟关系,遏止中国。

  麻生就任首相后,几个场合谈日本的外交政策,并没有提到过“自由与繁荣之弧”,不过最近,麻生先是在达沃斯会上重提,接着在日本的很多场合,不断重复这个概念。  

  外交从来就是内政的延续,安倍晋三和福田康夫两位前首相,选择了与周边国家修复关系,用外交成绩来应对民众对内政的压力,而麻生太郎会不会选择相反的道路,值得关注。

  今年9月,众议院议员的任期届满,选举势在必行。《朝日新闻》2月10日发表的民意调查结果是,“只有22%的选民准备投票给自民党,而42%的人选择了支持民主党。”自民党的败绩,已经没有什么悬疑了。(南方周末 作者:陈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总参赛

0

总盈利

0

周盈利

球迷

Rank: 3Rank: 3

积分
169
精华
0
专家点
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首相主张钓鱼岛主权的背后玄机

  前几日,日本排除搭载直升机的海巡船在钓鱼岛巡逻,此举招致中方不满和强烈抗议。现在的事实是,在钓鱼岛问题上,更多的主动权在日方而并非中方。尽管中方反复强调钓鱼岛属于中国固有领土,但无论是军事上还是开发使用上,日本早已占尽了先机。

  早在1996年,日本政府始研究强化政府对钓鱼岛等岛屿的管理措施,目的是为实现对这些岛屿的长期稳定的控制和保护自然环境。而至2003年初,根据日本《读卖新闻》称:日本政府已与声称拥有钓鱼岛所有权的国民签订了正式租借合同,以年租金2256万日元的价格租下了钓鱼岛及附近的南小岛、北小岛三个岛屿,租期从去年4月1日开始至今年3月31日止,而且,这种租借合同今后将长期维持下去。

  而同样坚持宣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中国,在稳定压倒一切和集中精力搞经济的指导下,对钓鱼岛却始终没有什么实质性动作。除了台湾和大陆一些民间团体和个人前往钓鱼岛示威之外,几乎出自政府方面的,无非是除了抗议就是强烈反对。

  尽管日本国内右翼实力相当强硬,而且始终对扩充国土有着很大的欲望,但今日只日本已远非一百年前的的日本。问题很明显,在日韩独岛之争中,韩方的姿态无疑相当强硬,面对韩方登岛的军舰和直升机,日本也只能是忍气吞声。与俄罗斯在北方四岛的争夺中,亦是同样。也就是说,当今的日本,一方面没有了法西斯时代近似于疯狂状态的锐气,而同时,恃强凌弱的一贯民族秉性表现得非常明显。

  日韩独岛之争,韩国姿态强硬,日本人就忍气吞声,暂且搁置不议,日俄之争亦是相同。而套用民间比较普遍的说法,日美之间,当年美军重创法西斯日军,甚至在长崎和广岛丢下两颗原子弹,但日本人非但不记仇,而且和美国结成了亲密的伙伴关系。所以钓鱼岛之争,日方已有实际动作,而且作为对手的中国依然秉持韬光养晦的隐忍政策,所以日方的姿态只会更强。但很显然,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已经占尽先机,而且战略上对于中国口头上的抗议也习以为常。也就是说,在钓鱼岛问题上,日中之间的较量,至少在日本单方面看来,双方力量是不对称的,甚至可以说日方早已胜券在握。

  根据《环球时报》2月26日消息:26日上午,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众议院做访美报告。在会议上,麻生太郎称,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将同美国协商,将钓鱼岛问题纳入日美安保条约框架内,若钓鱼岛受到第三国“侵犯”,日本将启动日美安保条约。根据前文所述,麻生太郎此次高调表示要将钓鱼岛问题纳入日美安保条约框架,挑衅和示威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巧合的是,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亚洲首站放在日本,同时,日本首相也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入主白宫后接待的第一位客人。此种背景下,在亚太地区,面对来自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的夹击,至少在政治上正逐渐处于边缘化的趋势。日本急于摆脱被边缘化的危险,而美国这个坚实的盟友又不失时机地再次伸来了示好的橄榄枝。日本人借着台阶上,建议将钓鱼岛问题纳入日美安保条约,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的胜算,同时也是在做给美国人看,向美国表明,在亚太地区,日本的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日本的利益是和美国捆在一起的。

  而在日本国内,一方面,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矛盾,把钓鱼岛问题不断升级,可以有效转移普通民众的注意力,从而争取支持率和民调上的胜利。而在同时,面对频繁更换的首相宝座,麻生太郎不得不重视在野党的建议和政治诉求,以求得最大可能地达成与在野党之间的谅解。日本最大在野党民主党一贯在钓鱼岛上坚持了对中方强硬的姿态。在会议上在野党咄咄逼人,要求把钓鱼岛问题提高到日美安保条约框架的层次上。而作为首相的麻生高调表示将会与美国进一步会上确认这个问题,可以阐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也以达到向在野党示好的目的,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作者:刘长锋)(原题:麻生钓鱼岛言行是向在野党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总参赛

0

总盈利

0

周盈利

球迷

Rank: 3Rank: 3

积分
169
精华
0
专家点
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2009年2月26日表示,钓鱼台列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将与美国协商纳入《日美安保条约》框架内,若钓鱼台岛受第三国侵犯,日本将启动该条约加以应对。  
  
  麻生所说的第三国毫无疑问是中国,这是日本首次将中日钓鱼岛争议扩大到第三国,希望借美国因素将钓鱼岛“合法”变成日本领土。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钓鱼岛纳入《日美安保条约》框架,岛屿的归属问题变得愈加复杂,和平解决争议的空间愈加缩小。中国政府的选项可能只剩下两个:战争,拿回钓鱼岛或者和平,放弃钓鱼岛。这两个选项都不是对中国有利的选项。  
  
  这对东亚和平而言同样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日本政府妄图将钓鱼岛争议扩大化、军事化是一次极不负责任的政治XX博。

    最近两年日本在钓鱼岛上的态度:

    第一步:挑衅

  日本在去年12月,在钓鱼岛海域驱逐中国船,再度掀起领土争端。

    第二步:升级事件

    日本今年2月派出巡视船,常驻钓鱼岛海域,增加中国维权难度,争端升级。

    第三步:挑事

    麻生太郎先后宣布钓鱼岛是日本领土,引起中国不满,无疑对事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步:外交表态

    日本冲绳知事也主张钓鱼岛属于该县区域,外长将访华,预料不可避免谈到领土争议。(成子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总参赛

0

总盈利

0

周盈利

球霸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495
精华
0
专家点
0
发表于 2009-3-1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倒狗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估波论坛

GMT+8, 2025-7-18 16: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