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流失
“对我国来说,若失去南海诸岛,国家南部海洋将失去广阔的纵深,国防线将被压缩至海南岛,这是指军事战略态势而言,经济上损失更大。”倪乐雄表示。
现已初步查明,南海诸岛海域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海洋生态物资,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约在230亿至300亿吨,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此外,这片水域还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渔场,并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航道之一,每年世界上1/4的海运要经此运往全球各地。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均觊觎着中国南沙群岛的资源,分别在所占据的岛礁上修建飞机跑道,建渔港、灯塔和旅游观光点,并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沙地区的油气资源。到90年代末期,这些国家已经在南沙海域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余个和油气田180个(其中油田101个、气田79个),仅1999年即产石油4043万吨、天然气310亿立方米,分别是我国1999年整个近海石油年产量和天然气产量的2.5倍和7倍。
中国南海资源成了别国的经济支柱。越南曾是贫油国,但据资料显示,2006年越南至少从南沙群岛开采了1200万吨的油气,2007年越南政府更是公开在南沙招标开采能源,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文莱则靠南沙群岛的资源跻身于世界富国的行列。相较之下,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中国,却在南沙的资源开发上相当滞后。
倪乐雄说:“西方势力虽然没有直接卷入南海之争,但从围堵中国的大战略考虑,他们乐见中国南海诸岛被蚕食,在南海争端中他们是有倾向性的。这种倾向性会被蚕食者充分利用。”
从1951年开始,菲律宾和美国每年举行代号为“肩并肩”的例行军事演习,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值得注意的是,从2004年起,该演习已经移师中业岛附近海域举行,科目也由传统的战术合成、实弹射击等改为守岛、夺岛、特种部队突袭为主。对此,有国际军事观察家认为,菲律宾已悄然将美军拉入南沙群岛争夺战中。
尽管美军没有对南海采取更多公开举动,但美军太平洋潜艇部队从去年3月起加大了对南海的巡航频率,并且加强了与东盟各国的海军交流,以提升美国海军在南海地区的安全角色。
“严正抗议”成耳旁风
由于我国过去重陆地、轻海洋,所以南海争端已经成为了一个痼疾。
“我们是有着千年农业传统的国家,过去对海洋不够重视也是情理中的事,因为我们的生存依赖土地耕作,社会经济结构不依赖海外贸易。”倪乐雄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内向性经济结构’快速向‘外向型经济结构’转换,这种现状和前景下,南海诸岛区域陡然具有了海洋资源的依赖、海上生命线的保护、国防纵深的需要三重巨大的意义。这一巨大的国家利益断不能拱手被他人窃取。”
中国自1990年起,对南沙争议正式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不过,1994年东盟公开宣布“今后对外将以集体名义而不以双边名义接受谈判”,不接受任何单边或双边谈判结果,使我国解决南沙问题变得十分复杂。
2002年11月,中国政府与东盟在金边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明确了要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的前提,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互相谅解,这为中国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框架。该《宣言》明确要求各方不采取单方面行动。
但是,由于《宣言》只是政治文件,不具备法律效力,所以依旧无法阻止菲律宾等国对于南海资源的侵占。对于主权遭到侵犯,中国外交部多予以“严正抗议”。而几十年下来,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政客们俨然已变成了“老油条”,对“严正抗议”不以为意。
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后,中国外交部18日发表声明指出,黄岩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任何其他国家提出主权要求都属非法、无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紧急召见菲律宾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巴伯,对菲方提出“严正抗议”。
面对中方的强烈抗议,菲律宾新闻部长兼马拉坎南宫发言人雷蒙迪19日表示,菲律宾要赶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定的期限前,提交菲律宾的“海洋基线法案”,之后的一切争议将交由联合国仲裁。菲律宾参议员曼努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