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波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查看: 3166|回复: 3

瓜分海洋的阴谋已经逼近中国

  [复制链接]

0

总参赛

0

总盈利

0

周盈利

球星

Rank: 6Rank: 6

积分
8344
精华
0
专家点
0
发表于 2009-3-12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年前我在光明网指出,中国不仅是陆地大国,而且是海洋大国。现在世界陆地基本瓜分完毕,海洋已成为资源瓜分的新目标。一个小岛的价值有限,一片领海的资源无限。亚洲群雄在大国的支持下对西太平洋虎视眈眈,北从钓鱼岛,南到南沙群岛,我国领海面临被瓜分的危险。一旦发生领海纠纷,沿海地区必然成为被打击的目标。经济实力集中在沿海城市,会使我国的战略防御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目前我国省市一级领导人是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经济新秀,缺乏军人的战略眼光。政绩和业绩使短期行为受到青睐,战略布局尚未在其计划和职权范围之内。这将危及中国的国防安全。狡兔尚有三窟,何况人乎?沿海经济是中国柔软的腹部,有头脑的商人和政治家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会有自己明智的选择。这一预言不幸将成为事实。

  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中国南海主权遭到进一步蚕食。长期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遭到了严峻挑战。重新调整和定位21世纪中国的南海战略,捍卫南海传统9段线内的国家主权权益迫在眉睫。

  2009年3月6日,中国外交部就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5日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一事,发表声明称:中方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希望有关各方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南海岛礁逐步被越菲马等国侵占。与东海钓鱼岛、黄海苏岩礁问题类似,南海岛礁控制权的丧失无一例外地经历了“渐进式”的过程。从舆论造势、外交试探再到驱逐中国渔船、实际控制周边海域,中国南海岛礁主权逐步被侵蚀。目前,中沙黄岩岛以及南沙大部分岛礁均为他国实际控制。更为严峻的是,近年来周边国家对南海主权的侵占已经由“单一行为”向“集体协作”,由“实际控制”向“永久占有”方向发展。此次菲律宾政府的立法行动,既是对中方的示威,也是在为2009年向联合国提交领海基线声明做准备。如果中方无实质性的相应措施,长此以往,被侵占的南海数十座岛礁将会离中国越来越远。

  刚刚过去的2008年,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曾悄悄掀起了一个侵占南沙的“小高潮”。2008年4月,菲律宾海军副司令安伯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总参赛

0

总盈利

0

周盈利

球星

Rank: 6Rank: 6

积分
8344
精华
0
专家点
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10日,中国外交部今天举行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马朝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美方关于中国船只在南中国海危险地“尾随、跟踪”美国海军舰艇、“骚扰”美国船员的指责,严重违背事实,中方不能接受。他指出,美方船只未经中方许可,在中国专属经济区活动,违背了国际海洋公约和中国法律,中方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有关活动,要求美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吴稼祥最近指出,南海问题再次成为国际争端的焦点,提醒中国决策层,现在已经到了调整海洋主权争端政策的时候了,从“搁置争议”,转变为“主动存在”。

  吴稼祥认为,四个历史原因使得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被长期悬置:一是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得皇朝时代的中国政府重大陆轻海洋,在走极端的明朝,甚至封锁海洋;二是1949年后,大陆和台湾分治,被台湾当局接管的西沙和南沙群岛在管辖权上难以统一;三是在海洋油气资源被探知之前,行使对这些岛屿的主权,成本巨大,但没有实际收益;四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既要裁军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又要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结果,中国海军担负的实际上是海岸防卫职责。在这种情况下,对别国惹起争端的海洋权益实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争议不是你想搁置就能搁置的。当下,一个无法被搁置的情况出现了:“联合国关于海洋划界委员会”要求各国在5月底前申请上报各自对海洋岛屿和管辖海域的一个主权申请。一旦某些国家对属于中国的南沙群岛中的某些岛屿的主权申请得到联合国认可,搁置在树上的果子就落在人家筐子了,谁还愿意和你共同开发?中国现在要做的是,和台湾当局协调一致,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向联合国海洋划界委员会联合提出南海诸岛屿主权申请,在它接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同一个岛屿都提出主权申请的情况下,如果它不想挑起事端,可能的选择或许是继续“搁置”。争取到这个“搁置”,就为中国在南海的实际存在赢得时间。

  “联合国关于海洋划界委员会”要求各国在5月底前申请上报各自对海洋岛屿和管辖海域的一个主权申请。这表明海洋归属权尚待国际组织认定,这为世界各国争夺海洋所属权创造了一个最后的机会。“海洋已成为资源瓜分的新目标”的预测已经成为现实。

  在大国的竞争中,发挥的是自己的优势,打击的是对方的软肋。沿海经济是中国柔软的腹部,沿海岛屿是中国经济的肋骨。骨折筋断,后果不堪设想。因为中国沿海不仅有丰富的资源,而且是中国能源的海上通道,命门所在不得不防。

  我在2007年指出,当政治庸人煞费苦心地计划减排二氧化碳气体用以减缓全球变暖的时候,政治强人却在利用全球变暖的机遇筹划抢夺北极的领海和资源。打出气候政治招牌的始作俑者,掩人耳目的两手更胜人一筹:一只手挥舞减排温室气体的政治号令,压制对手的经济发展;另一只手伸进北冰洋底,意在攫取尚无归属的资源和能源。英国仅仅把气候变化作为外交战略是最大的失误,现在英国国内也遭遇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罕见洪水灾难。事实证明,英国关心气候是假,攫取资源是真。 

  气候变暖使归属未定的北极成为一块任人争抢的肥肉,俄罗斯广阔的北极边缘与其目前的军事实力极不相称。我在7月15日指出,未来的主战场在北极,俄罗斯可能惨遭瓜分。这就是地域政治。当然,中国也不能置身事外,东海和南海的资源也会成为亚洲争端的根源。蚕食中国,瓜分俄国,控制中东,这是美国的战略意图。对中国而言,美国支持亚洲群雄蚕食中国沿海岛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一旦亚洲战火燃起,美国将坐收渔翁之利。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多则十几年,少则三五年,我们的耳畔将重新响起隆隆的炮声[8]。近日俄国军事专家的分析为我的论断提供了权威证明。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在北极点下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打响了争夺北极资源的前哨战。 

  中国虽然与北极领土无缘,但这是捍卫中国近海资源的有利时机。是否承认中国的领土和领海,是当前区分敌人还是朋友的客观标准。

  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尽管气候变化是战争的一个激发因素,但历史教训会让人类认识到:理智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合理整合和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防止世界大战造成的人类灾难,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战争的威胁下,欧盟向气候开战的计划必定化为泡影;消除战争威胁后的人类共同利益才能为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开辟真实可行的坦途。战争还是和平?胜利还是失败?这不仅取决于利益和实力,而且取决于智慧和宽容。

  我们可能满足沿海小国的部分经济利益,但是,我们无法满足其背后大国的政治图谋。如果美国想平安地度过金融危机,就应该改变其压缩围堵中国的任何企图,尊重双方的核心利益,从金融合作做起,从维护台海稳定做起,特别是从南海能源合作开发做起:以美国的科学技术,中国的经济实力,共同构造一个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记住伊拉克的教训,社会的进步表明,战争只能搞垮美国经济。(光明观察 作者:杨学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总参赛

0

总盈利

0

周盈利

球霸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495
精华
0
专家点
0
发表于 2009-3-12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总参赛

0

总盈利

0

周盈利

球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043
精华
0
专家点
0
发表于 2009-6-9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估波论坛

GMT+8, 2025-7-13 2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